XM外汇官网

晋江:激活新产业 释放新动能(2025年01月08日)

XM

  12月11日至12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会议强调,“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

  睿斯科工作人员对设备零件进行数控加工 。记者陈巧玲摄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系统部署 ,释放了创新驱动发展的鲜明信号 ,也吹响了新的奋进号角 。

  海滨之城,乘势而行。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发展形势,晋江在守正创新中培育壮大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 ,前瞻布局核医疗等未来产业,构建起以泉州南翼国家高新区(厦泉金合作发展区)晋江区域为全新载体、面向世界的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

  举目已觉千山绿,宜趁东风马蹄疾 。中共晋江市第十四届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召开在即 ,晋江正加速激活新产业 、释放新动能,以实际行动创新发展“晋江经验”,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县域示范。

激发“芯”动能

  福建省集成电路产业园区内 ,一幢幢新厂房鳞次栉比,中探探针(福建)有限公司的标牌甚是醒目。

  在全球集成电路行业内,这根“针”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数据显示 ,中探探针在消费性电子产品细分领域营收位居全球前列,已成为消费电子产品绕不开的一根“针”。

  这根“针”来之不易。时间回溯到2016年,彼时 ,晋江在集成电路产业领域可谓“贫瘠” ,“业内从未听说过,更没有一家成规模的芯片企业” 。更重要的是,当时来访的专家问了一个直白的问题——芯片虽然机遇大 ,但需要的是全球视野,面对的是全球竞争。晋江有这样的视野吗?

  的确,纵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主要历史阶段 ,可以发现,集成电路产业主要从美国流转到日本,再到韩国、中国 ,在整体产业链扩容、价值链转移中,形成了全球性的产业分工格局,其中必然发生全球产业链集群之间的激烈竞争 ,对地方投资的韧性 、耐性都提出了极高要求。不仅如此,近年来,国内集成电路产业链还面临着设备 、技术、人才等多维度的短板与压力 。

  尽管如此 ,中国仍是全球最大的集成电路消费国 ,集成电路也已连续多年超过石油,成为我国进口额最大的产品。

  背靠大市场,拥有大机会。这是晋江人“嗅”到的机会 ,也是晋江长期以来想要摆脱传统产业单一“帽子”、构建更安全的现代化产业格局的最好选择 。

  如今,8年前种下的“芯片种子”已经生根发芽 。

  截至目前,晋江已落地胜科纳米 、中探探针、颖华、华清 、三伍微等50多个集成电路产业链项目 ,总投资超1000亿元,逐渐形成了覆盖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测—装备材料—配套—终端应用等全产业链的产业生态。

  产业生态的效应正在显现。今年前三季度,晋江集成电路产业实现规上产值同比增长51% ,29个产业链项目增资扩营、增产提效 。

  中探探针看到的,正是晋江的机会。“立足晋江,可以辐射多个市场的上下游客户;这里接近集成电路产业链更为成熟的台湾 ,未来更有优势和潜力。”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芯片不断迭代、愈加精密,中探探针还将引进国际高精密成型设备打造极细探针 ,并整合相关技术构建全链生产模式 ,以提供优质的芯片测试材料,配套支持晋江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

  加速布局晋江,胜科纳米看中的 ,也是晋江已经构建的良好集成电路产业生态及其优势区位。这个被业界誉为“芯片医院”的企业,已经具备“足球场中找蚂蚁”的芯片检测能力,目前累计服务全球客户2000多家。此前 ,其在全球有3家实验室,第4家落子晋江 。

  “2021年初,我们正在全国布局 ,偶然路过晋江,感受到这里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于是决定落地晋江。”胜科纳米(福建)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晓旻说 ,投资晋江是一次“偶然”的选择,但结出了“必然”的硕果。

  2023年,胜科纳米实现逆势增长 ,营收取得了140%的高速增长 ,并提前实现项目盈利 。

  扩大朋友圈,囊括四海才。近年来,晋江通过打造离岸创新中心 ,开创“飞地招商”,借力西安 、深圳、武汉等科创飞地资源,引进、孵化产业创新项目 ,把链接“窗口”设在创新高地,将全球资源为晋江所用。

  迎接新挑战,激发“芯”动能 。今年 ,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值将突破百亿元,成为晋江经济新的增长极 。

再造“核”优势

  芯片这棵“新苗”已经从晋江这片土地生长起来。但独木不成林,在“新”产业的成色上 ,相比国内优势区域,晋江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永不满足的晋江人将目光落在医疗界的“航空母舰”——核医疗大健康产业上 。

  兰州大学国家核产业研究院副院长 、睿斯科医疗公司董事长顾龙很清楚晋江“种”芯的故事。他说,核医疗会是晋江种下的又一颗新“种子”。

  11月中旬 ,睿斯科医疗公司入驻南翼晋江国际芯创港 ,成为首家入驻企业 。这是晋江发展核技术应用产业、打造中国核医学谷、生命健康硅谷的龙头项目。

  顾龙说,2025年,随着更多标准厂房的建成 ,睿斯科有望实现先进粒子设备(加速器驱动硼中子俘获治疗设备和质子治疗设备)的量产。

  乍一听,核医疗似乎与我们的生活离得很远 。但说起肿瘤治疗,顾龙坦言 ,核医疗技术将让全球患者受益,也必将受到全球性关注。

  相比于人们熟知的“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传统化疗 ,质子治疗技术可以对肿瘤“精准爆破”,对人体伤害较小。

  不过,拥有“医疗机械航空母舰”之称的核医疗设备 ,涉及的零部件数量达百万个,其复杂程度令人瞠目 。“不少关键零部件需要从荷兰 、美国 、日本等国家进口,这就是当下国内高端医疗设备需要面对的现实。”顾龙说 ,睿斯科项目不仅要带来社会效益 ,更要在晋江造出一个核医疗大健康产业链。

  由国家原子能机构联合科技部、公安部、生态环境部等发布的《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指出,到2025年,推动一批医用同位素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 ,加快基于加速器与发生器的制备手段的开发 。这无疑给国内发展核医疗相关技术 、设备注入一剂强心针 。

  一子落,满盘活。一个龙头项目的落地,能带来数十个上下游项目的“跟随”。

  顾龙说 ,作为链主企业,睿斯科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所有零件的国产化替代,这也将助推核医疗产业链在晋江的进一步集聚 。

  不只睿斯科项目 ,今年9月,正大制药集团全面战略合作暨投资招商签约仪式在晋江举行,将落地3个高端医疗器械项目。

  睿斯科、医用同位素、正大制药医疗器械……当前 ,晋江这片创新创业热土上,一个个重大项目 、科研院所、创新平台正串珠成链、聚集成势,催动晋江加速竞逐产业新赛道 ,打造“生命健康硅谷” ,助力晋江再攀工业领域技术尖峰。

  疾风知劲草 。以“核”为新动能,再造新优势,晋江勇毅前行 ,以创促变 、抢抓机遇的决心强、后劲足。

南翼“新”世界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是超大规模经济体,拥有巨大的经济体量、市场容量和产业配套能力 ,内部经济和外向经济可实现良性互动的双循环,这是我国经济行稳致远的重要保证。

  发展“核”“芯”产业,晋江紧抓国家发展 、国际产业链转移的大机遇 ,积极融入厦泉金合作发展区建设发展新格局 。

  海洋是连接世界的“大通道”。向海而生是晋江人的生存之道。

  南翼晋江,再造海丝新港 。这里是晋江面向世界、布局未来的“先锋高地”。

  进入年终冲刺阶段,南翼晋江生机涌动。走进睿斯科3-1厂房 ,繁忙的调试场景映入眼帘 。一台台以“吨”为单位的大型机械加快入驻 。

  南翼晋江国际芯创港项目是福建省重点招商项目,也是泉州南翼国家高新区晋江区域的核心项目之一。目前,该项目1—4期均已启动建设 ,将逐步建成标准厂房、人才公寓 、研发楼 、展示中心、办公与商务配套、技术开发服务平台等 ,加速培育“芯动能 、核引擎”。

  重大项目快上,新兴项目接续 。12月5日,以“鹏城相汇制造共赢”为主题的泉州市粤港澳大湾区招商签约专场活动举行。晋江共有13个项目现场签约 ,涵盖大健康、半导体、光伏 、基金等领域。

  泉州南翼国家高新区晋江区域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泉州南翼国家高新区晋江区域将进一步链接导入更多资源 ,吸引更多新经济企业、投资机构、科创平台走进南翼 、扎根南翼 。

  数据显示,今年1—11月,南翼晋江区域累计签约项目共56个 ,总投资582.08亿元。其中,超10亿元项目15个,总投资超511.58亿元。

  风起江海 ,千帆竞发 。在即将开启的“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晋江将牢记嘱托,创新发展“晋江经验” ,放眼世界 ,开创一个新蓝图!

  (记者 柯国笠 许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