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外汇官网

海外AI圈,开始讨论Manus(2025年03月11日)

XM

Manus 的风 ,终于吹到了海外。

上周三,这款由国内初创公司 Monica 推出的通用 AI agent,凭借其强大的自主任务执行能力 ,迅速成为科技界的焦点 。

在国内 ,Manus 被誉为“全球首款通用型 AI Agent ”,一经发布即引发了热烈讨论。研发团队展示了 Manus 在简历筛选 、房产研究、股票分析等任务中的应用,显示了在复杂任务处理中的潜力。

尽管在国内爆火 ,Manus 也备受争议,原因之一在于其讨论热度主要集中在国内,海外市场则少有关注 。

从周末开始 ,情况在转变,海外一些主流媒体陆续发出了对 Manus 的讨论,也有不少 kol 对 Manus 不吝好评 。

一、海外怎么看 Manus?

Manus 是一个通用的 AI agent ,可以处理跨各个领域的复杂 、真实的任务。开发 Manus 的初创公司 Monica 将这种新的 AI agent 称为“连接思想和行动的桥梁:它不仅会思考,还会提供结果”的平台。

其开发人员称,这种新的 AI agent 可以自主思考 、计划和执行各种现实世界的任务 。从创建网站到规划旅行和分析股票 ,Manus 可以做任何事情,只需对它作出提示。

周三晚间发布后,关于 Manus 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国内互联网 ,而从周末开始 ,海外对 Manus 的关注度也开始上升。

Hugging Face 的产品负责人在使用后称,“Manus 是我尝试过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 AI 工具 。

它的代理能力令人惊叹,重新定义了什么是可能性。

用户体验是许多其他工具曾经承诺过的……但这次它真的做到了。”

Twitter 的创始人杰克·多尔西也转发了 Manus AI 官方 X 上的视频并简短地表达了夸赞:

图片来源:X

AI 政策研究员 Dean Ball 将 Manus 描述为“使用 AI 的最复杂的计算机 ” ,甚至给到比 deepseek 更高的评价,“Deepseek 是关于复制美国公司已经公开实现的能力,Manus 是在推进前沿研究 ” 。

一名海外的软件开发者 Mckay Wrigley 在 X 上展示了他使用 Manus 的 14 分钟演示 ,并称“好得令人震惊”:

图片来源:X

“现在想象一下 2-3 年后的情况:

- 它的智商 >180

- 永不停止工作

- 速度快 10 倍

AGI 即将到来 - 期待快速发展。”

Ivan Fioravanti,CoreViewHQ GenAI 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也在使用后在 X 上发出感慨,“Manus AI 真的很强大 ”:

图片来源:X

MenloVentures 的 VC Deedy 用 Manus 对特斯拉股票做了一份专业分析 ,后者仅用大约 1 小时就完成了大约 2 周专业水平的工作:

图片来源:X

AI 初创公司 Pleias 的联合创始人亚历山大·多利亚(Alexander Doria)在 X 上对 Manus 的态度经历了几次转变,先是写到在测试 Manus 时遇到了错误消息和无限循环:

图片来源:X

随后在完成了一份 75 页的科学报告后称,“这确实是 AI agents 的另一个 DeepSeek 时刻”:

图片来源:X

以及 ,“Deep Research 背后的 OpenAI o3 模型要更智能得多,但正如 Simon 指出的那样,Manus AI 不知怎么另辟蹊径 ,生成的输出结果几乎同样出色。这有点类似于 DeepSeek R1 对 o1 所做的事 。”

图片来源:X

最近的一条关于 Manus 的更新里 ,他还修改了对 AGI 的预测,将年底前出现的概率从 90% 提高到 95%。“最迟到明年到来的可能性为 99.9%。 ”

海外媒体也开始报道 。the economic times 发了两篇,一篇标题用了震惊体——《另一家中国公司震惊硅谷 ,Manus AI 在复杂任务处理方面以 DeepSeek 级别的性能震惊科技界;AGI 是否比我们想象的更接近?》

另一篇《Manus AI:中国的第二个 DeepSeek 时刻》里,称 Manus 是迈向自主性 AI 的飞跃,并谈到中国在自动驾驶系统方面的积极进步可能会使其在关键领域获得先发优势 ,而 Manus AI 的出现已经进一步证明,这种进步是可以复制的 。

在福布斯的报道里,有一段直接写到“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完全自主的 AI agent ,不仅可以帮助人类,还可以取代人类……从本质上讲,它是一个经过训练的博学家 ,可以管理跨行业的任务,而不会因人类的迟疑而产生效率低下。”

这篇报道指出了 Manus 与海外类似产品的不同之处,“与 ChatGPT-4 和谷歌的 Gemini 依赖人类提示来引导它们不同 ,Manus 不会等待指令。相反 ,它旨在自行启动任务、评估新信息并动态调整其方法 。在许多方面,它是第一个真正的通用 AI agent。”

当然跟国内有一些人不太看好 Manus 一样,X 上也有用户指出 ,Manus 在回答事实性问题时会出错,并且并不总是引用其信息来源,而且经常会遗漏一些很容易在网上找到的信息。

TechCrunch 的记者也写到了自己在测试中只是让 Manus 执行一些看似简单的日常任务 ,却也屡屡受挫,比如当被要求从外卖范围内的快餐店订购炸鸡三明治时,Manus 在第一次尝试后崩溃 ,第二次虽然找到了合适的菜单项,但无法完成订购流程,甚至无法提供结账链接 。同样 ,在预订从纽约到日本的商务舱机票时,Manus 仅能提供一些航空公司和机票搜索引擎的链接,其中部分链接已失效 ,无法满足用户的具体需求。

但这些 bug 听起来情有可原?毕竟 Manus 目前还处于内测阶段 ,系统容量有限,优化和改进也都还在进行之中。

二、改变游戏规则

从国内到海外,关于 Manus 的讨论还在继续 。无论如何 ,Manus 已经改变了游戏规则。

过去三年,人工智能都在围绕 AGI 展开,从 GPT-4 到 DeepSeek ,智能似乎是评判一个 AI 产品的唯一标尺。而去年底开始火爆的 AI 硬件,以及 Manus 的出现代表着另一种趋势:AI 应用落地已经到了加速的节点 。

Manus 实现了从传统 AI 的“全知全能 ”模式向“知行合一”的行动主体的转变,让 AI 从辅助工具向独立行动主体转变。它不再仅仅是回答问题或提供建议 ,而是能够自主地分析 、规划并执行复杂任务,将 AI 的“思考”与“行动 ”无缝衔接。

一方面,这不仅是技术的进化 ,更是一种范式的转变——AI 不再只是被动地响应指令,而是能够自主决策、执行任务,并在没有人类介入的情况下持续优化自身 。

对于 AI 领域的开发者而言 ,这是他们长期追寻的目标——一个不仅能生成信息 ,还能理解、应用,并在错误中学习的系统 。而对于依赖 Manus 执行任务的人来说,这种变革可能意味着深刻的冲击。

另一方面 ,Manus 似乎也改变了 AI 行业竞争的锚点。过往人工智能的主导权似乎掌握在美国科技巨头手中,行业的竞争焦点围绕着谁能训练出最强大的大模型 。Manus 的出现似乎打破了这一设定。

Manus AI 在 X 上宣布将在太平洋时间凌晨 2:00 进行定期维护|图片来源:X

这款产品或许还不够成熟,但更重要的是 ,Manus 这种“知行合一”的行动主体所代表着的智能工业化——一个如此高效的系统出现,会让企业们很快意识到,用人工智能取代人力劳动的必要性 ,人机关系再次到了一个节点。